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爱心助保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10:15:25   浏览:97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爱心助保实施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爱心助保实施办法的通知

盐政发〔2008〕17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盐城市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爱心助保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十六日


           盐城市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爱心助保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帮助城镇特困下岗失业中断缴费人员及时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使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充分保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爱心助保的帮助对象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因失业等原因中断缴费后无力续保缴费的下列人员:
  (一)持有《再就业优惠证》,在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前中断缴费或社会保险补贴终止后无力继续缴费的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具体包括:
  1“4050”人员;
  2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
  3夫妻双方均下岗失业人员;
  4单亲家庭下岗失业人员;
  5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人员;
  6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
  7“零就业家庭”人员。
  (二)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无力缴纳断保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达不到省规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无力后延续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四)因病、因伤、因灾致贫,无力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
  (五)其他无力续保缴费的困难人员。
  第三条爱心助保的基本原则是自愿申请、审核批准、借资助保、到期领取、归还本金、免收利息。
  第四条爱心助保的基本方式是采取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爱心助保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的专门部门向受助对象提供助保借款,帮助其及时续保缴费。待受助对象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月领取养老金后,用本人养老金来分期归还助保借款的本金,利息由爱心助保基金支付。
  第五条爱心助保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第六条爱心助保的申请和办理程序:
  (一)本人申请。需要助保的人员应由本人到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填写《爱心助保申请表》,并提交本人身份证件、《养老保险手册》等资料。
  (二)受理审核。助保申请经社区初审、公示后交街道劳动保障所复核,复核通过的人员由街道劳动保障所集中报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
  (三)签订协议。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符合助保条件的人员,由社会保险机构设立的专门部门与其签订《爱心助保协议书》。该协议书中应载明助保期限、缴费金额、还款方式等内容。
  第七条爱心助保的缴费标准:
  (一)为受助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原有欠费的,按实际欠费金额缴纳。
  (二)为受助人缴纳断保期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律按其断保年份的最低下限确定。缴费比例一律按20%确定。
  (三)为受助保人缴纳后续年份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后续年份的缴费基数按照当年最低下限确定,缴费比例全部为20%。
  第八条爱心助保的受助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从领取养老金之月起,按照不超过本人月养老金总额25%的标准,按月归还助保借款本金。还款资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的专门部门在受助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中直接划扣。受助人在经济状况好转时,也可以提前还款或一次性还款。
  第九条爱心助保的受助人于助保期间或退休后尚未还清助保借款死亡的,在足额支付其丧葬费、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一次性抚恤金后,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仍有余额的,应用于归还助保借款本金。不足部分,由爱心助保基金为其还清欠款。
  第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年度对爱心助保受助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认证。对于困难情形消除或缓解,自身已经具备缴费能力的受助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通知其本人后,可中止助保。
  第十一条爱心助保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爱心助保基金只能用于以下支出:
  (一)为受助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为提供给受助人的助保借款支付利息;
  (三)为由于死亡等原因未能还清助保借款的受助人归还所欠借款本金的余额。
  第十二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的专门部门负责爱心助保的具体工作。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爱心助保工作及爱心助保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刊发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刊发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的通知
闽政办[2004]176号
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厅、卫生厅、工商局, 省政府法制办:

  为贯彻国家《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经省政府批准,决定从2004年10月1日开始,在省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卫生厅、工商局等五部门开展在《省政府公报》上刊登发布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试点工作。现将《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刊登发布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政府公报》刊登发布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是省政府依据国家法律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而又严肃的工作。因此,各试点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各试点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省政府公报》所刊发的规范性文件文本为标准文本。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水平和质量,确保文件公布实施后,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三、试点部门、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公报室要密切配合,切实按照《方案》的程序要求,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工作落实,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四、试点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反馈。

附件: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刊登发布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九月八日

附件:

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刊登发布
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以下简称《省政府公报》)刊登发布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为使试点工作顺利、稳妥地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省政府公报》刊发省政府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组织领导实施。

  二、试点部门: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

  三、试点时间:从2004年10月1日开始。

  四、程序要求:

  (一)文件提交。试点部门规范性文件制作完毕,在依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福建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的要求,向省政府法制办备案的同时,提请《省政府公报》予以刊登发布。提交文件时,在备案材料的基础上,增加该文件(正本)1份及其电子文档,并附本部门行政首长签署的提请刊发的公函,与备案材料一并寄送省政府法制办。

  (二)备案审查。省政府法制办收到试点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后,负责按《若干规定》的要求,在5日内完成对试点部门申请在《省政府公报》上刊发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并对审查通过、可以刊发的规范性文件,连同试点部门提请《省政府公报》刊登发布的公函,一并转至省政府公报室。

  (三)刊登发布。省政府公报室收到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查通过、可以刊发的规范性文件后,及时列入《省政府公报》编审程序,于最近一期予以刊发,并将原始资料归档。

  五、责权归属:试点期间,试点部门原有办发文程序不变,省政府公报所刊发的试点部门规范性文件,其法律责任及解释权仍在制发该规范性文件的试点部门。主题词:文秘工作文件试点通知



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
 (第18号)


  《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已经1994年6月24日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 高 严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吉林省出口玉米监督检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证省内出口玉米的质量,增强出口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出口玉米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吉林商检局)主管全省出口玉米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吉林商检局及其所属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吉林商检机构)负责所管辖地区的出口玉米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出口的玉米必须由产地或发货地的吉林商检机构检验。未经产地或发货地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的玉米,不准用于出口。


  第五条 出口玉米经营单位必须在出口玉米发运前10日向产地或发货地的吉林商检机构报验。
  内销玉米转出口的,经营单位必须向吉林商检局驻口岸玉米质量跟踪服务机构报验。


  第六条 报验人向吉林商检机构报验时,必须提供合同、信用证、厂(库)检单等,并如实填写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
  报验人对检验内容有特殊要求的,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如需增加质量检测项目,应及时通知吉林商检机构并办理补验、重验等手续。


  第七条 吉林商检机构对已报验的出口玉米,应及时派员扦样,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检验完毕。经检验合格的签发“出口商品检验换证凭单”或“出口商品检验证书”;检验不合格的签发“不合格通知单”。


  第八条 吉林商检机构签发的“出口商品检验换证凭单”和“出口商品检验证书”,超过有效期的,报验人应重新向吉林商检机构报验。


  第九条 吉林商检机构对全省出口玉米的生产、加工企业和经营、储运单位的检验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出口玉米的检测手段、检验管理、质量管理、验收制度、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二)出口玉米的储存、运输、装卸、保管等环节。
  (三)对检验员的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 吉林商检机构在口岸设立出口玉米质量跟踪服务机构,其职责是:
  (一)办理本省出口玉米丢失商检证单的补证和检验工作。
  (二)及时反馈口岸或国外对本省出口玉米的质量信息。
  (三)对本省驻口岸经营单位的出口玉米检验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凡未经吉林商检机构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玉米直接发往口岸出口的,或以内销名义发往口岸出口而未经吉林商检局驻口岸出口玉米质量跟踪服务机构检验的,吉林商检机构应按照《吉林省进出口商品监督检验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 吉林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出口玉米检验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按照《吉林省进出口商品监督检验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本省出口的其他粮谷、饲料商品的检验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