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天津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细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02:17   浏览:95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天津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细则》的通知

天津市人事局


关于印发《天津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细则》的通知

津人专〔2002〕70号


各区县,各部委办局(总公司),各人民团体、大专院校、驻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各博士后设站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根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印发〈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人发〔2001〕136号)精神,结合我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二年十一月五日

           天津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市博士后管理工作,根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人发〔2001〕136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天津市人事局负责本市区域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和督促本市设站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博士后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拟订本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并组织实施;
  (三)协调处理本市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务;
  (四)办理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其他事项。
  天津市人事局下设天津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博士后工作办公室),负责博士后工作的日常管理。博士后工作办公室设在天津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第二章 流动站、工作站的设立、变更与考核
  第三条 市属单位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应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按人发〔2001〕136号文件的规定提交申报材料,经审核同意后,报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审批。
驻津单位申请设立流动站,应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初审同意后,由申请单位将申报材料报送其上级主管部门,经审核同意后,报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审批。
第四条 企业或其他组织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应在每年5月底前提出申请,并将申请报告(一式两份)和《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报批表》(一式四份)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经审核同意后报人事部审批。
  第五条 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等区域性组织申请建立工作站,除应符合人发〔2001〕136号文件第九条之规定外,还应与在该区域内注册并申请设站的企业共同申报。
  第六条 已建立工作站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等区域性组织内的企业要求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应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
  第七条 因设站单位学科调整或名称变更,需变更流动站或工作站名称的,应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报请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
  第八条 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依照人发〔2001〕136 号文件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对流动站、工作站进行考核评估。
  连续两次考核评估不合格,且限期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流动站、工作站,经人事部批准,取消设站资格。
                第三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与管理
  第九条 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应向设站单位提出进站申请。
  设站单位应组织专家对申请进站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合格的,由申请人到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办理进站手续。
  第十条 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在办理进站手续时,应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交下列材料:
  (一)《博士后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证书未发,可由博士生培养单位出具答辩通过的证明)。
  以委托、定向方式培养的博士和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取得博士学位后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除提供本条(一)、(二)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现工作单位或所在部队政治机关同意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
  第十一条 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应将立项审查表和工作站、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三方签订的协议,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经人事部批准可以单独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时,应将立项审查表和工作站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签订的双方协议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第十二条 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应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设站单位。
  第十三条 工作站与外省市的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应将进站材料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
  第十四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的科研工作结束时,应向设站单位提交工作报告。
  第十五条 设站单位接到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出站申请后,应开展以下工作:
  (一)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科研成果等进行评议,形成书面材料后归入个人档案;
  (二)对其今后专业发展方向及使用提出意见;
  (三)根据本人申请为其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结果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设站单位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办理出站手续,应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提交下列材料: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一式四份;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工作报告;
  (三)设站单位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考评意见;
  (四)用人单位或人事档案接收单位的函。
  第十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除有协议约定的以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第十八条 依照人发〔2001〕136号文件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应予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由设站单位到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为其办理退站手续。
  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再享受正常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
                 第四章 经费与待遇
  第十九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经费包括日常生活费用和科研补助经费。日常生活费用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等项目,科研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购置书籍、办公用品和简单仪器设备。
  第二十条 设站单位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应提供不低于国家标准的日常经费、住房等待遇,以及其他必需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
  第二十一条 市人才发展基金对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流动站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资助经费由流动站设站单位按有关规定向市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公室申请。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即终止日常经费的划拨。
  提前出站或因故中途终止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从出站或终止工作的下一个月起停止划拨经费。
  延长在站工作时间的,应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延长期间国家和市人才发展基金不再增拨博士后日常经费,所需费用由设站单位负责解决。
  第二十三条 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每年应对国家和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的流动站设站单位博士后日常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流动站设站单位应在每年一月上旬向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报送上一年度日常经费收支明细表和科研补助经费、日常生活费用使用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二十四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进站申请被批准后,可以持市人事局出具的介绍信和《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第二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时,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本人一起流动,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暂住户口。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可以凭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的介绍信和公安部门出具的暂住证,就近上学或入幼儿园。
  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后留本市工作的,可以持市人事局出具的介绍信到公安部门办理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手续。
  市人才发展基金提供的安家费和住房补助,由用人单位向市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公室申请。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细则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确保城市供水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


关于确保城市供水工作的通知





建城[2000]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水务局:

  6月19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动员和部署了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为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做好城市抗旱工作,确保城镇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和重点工业生产用水,现通知如下:

  一、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城市供水、节水工作的领导

  今年入春以来,由于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少雨,旱情不断发展,致使城市供水出现了紧张状况,能否保证城镇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和重点工业生产用水已经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对城市供水、节水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抗旱的同时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明确城市节水的目标和要求,分级分部门落实城市节约用水责任,全面加大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力度,把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落到实处。

  二、旱灾地区城市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用水管理

  城市供水要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实施计划供水,优先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重点工业企业的生产用水,合理确定各用水单位的用水定额。

  各城市要加强对高污染、高耗水的用水大户的管理,并要求这些单位限期完成技术改造,必要时下决心关、停、并、转。对洗车、洗浴、净水生产等一些特殊行业,要通过合理调整布局,加强计量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实行高水价等经济、行政手段,严格限制这些行业的用水;必要时,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暂停向这些行业供水。

  三、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各地要对城市规划区内所有非农业用水的自备井一律实行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对城市公共供水可以到达的地区,严禁重新开采自备井。对原有的自备井,也要随着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逐步关闭。旱灾地区要抓紧制定城市水资源调配方案,未雨绸缪,及时准备,落实好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提高处置突发事故能力

  城市供水企业要加强管理,增加检修、抢修力量。要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提出对老、旧、破、损供水管线的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到及时反应、及时抢修,减少水量损失。要做好临时断水和缺水的应急准备措施,以保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五、进一步强化城市节约用水措施,继续贯彻执行有关规定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推广节水型龙头和便器水箱配件的计划和目标,加快用水器具的节水改造步伐。严禁新建房屋继续安装国家有关部门明令淘汰的卫生洁具和配件。物业管理小区为居民维修更换水龙头时,必须安装节水型龙头。

  各地要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合理地调整城市供水价格,逐步实现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协助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对超计划用水实行超计划加价收费。

  各地要进一步宣传和普及节约用水科学知识,号召大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一水多用,积极使用节水型的用水器具。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时报到和表扬节约用水先进单位和先进事迹,揭露和批评浪费水的行为。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鼓励揭发检举各种浪费水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将交通部所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将交通部所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的决议

(1962年4月13日通过)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交通部所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并改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