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颁布《东莞市培育发展自主技术企业实施细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20:13:16   浏览:84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颁布《东莞市培育发展自主技术企业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


东府[2005]41号



关于颁布《东莞市培育发展自主技术企业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培育发展自主技术企业实施细则》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三月九日
东莞市培育发展自主技术企业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培育和发展我市的自主技术企业,根据《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的意见》(东委发〔2004〕21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培育和发展的对象指在我市辖区内工商登记,并有经济实体,具有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拥有健全的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拥有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采用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第三条 从2005年起,由市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设立东莞市专利奖励与资助资金,用于培育和发展自主技术企业。
  第四条 专利奖励与资助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的研究开发;
  (二)国内外专利的申请;
  (三)以自主专利为核心的各类技术标准的研制;
  (四)专利技术的实施,专利技术或产品的产业化;
  (五)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国家、省立项拨款的科技项目的配套资助;
  (六)我市区域、行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战略规划研究,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以及我市专利服务体系建设;
  (七)专利奖励。包括配套奖励获得国家、省专利金奖、专利优秀奖项目,奖励市专利金奖、专利优秀奖项目;
  (八)工业设计奖奖励。
  第五条 从2005年起,设立东莞市专利奖和工业设计奖。专利奖按其技术创新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划分为专利金奖和专利优秀奖。工业设计奖按其设计水平以及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大小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级。对获得国家和省专利奖的企业,以市政府的名义给予一次性奖励。
  专利金奖每年不超过5项,每项奖励5万元,专利优秀奖每年不超过15项,每项奖励3万元;工业设计奖一等奖每年不超过10项,每项奖励4万元,二等奖每年不超过30项,每项奖励2万元。获中国专利奖奖励50万元,获省级专利奖奖励10万元。
  申请专利奖励与资助资金的范围、条件、标准由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拟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六条 市内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区域性、综合性、行业性和企业的工程技术研发机构的资助,比照省的有关规定和《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 市外知名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到我市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并以本地的企业为主体开展研发活动,进行专利申请和实施的,此类企业等同东莞的自主技术企业加以扶持和发展。
  第八条 鼓励企业在我市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具体政策按《东莞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九条 列入国家、省的各类科技计划并获国家、省拨款的项目,可向市科技局申请市科技三项经费的配套支持。我市企业开展各类研发、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项目,可申请市科技三项经费的支持。
  每年市财政科技投入拨出专项费用,扶持工业设计机构建设、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工业设计推广应用等。
  上述申请的有关事项按《东莞市科技三项经费管理办法》、《东莞市科技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每年由市科技局印发的《关于申报XX年度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执行。
  第十条 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计划。
  (一)对列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国债项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获得国家拨款支持的,原则上市财政给予1:1配套拨款支持;对列入省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省挖潜改造项目、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并获得省财政拨款支持的,原则上市财政给予1:0.5配套拨款支持。以上配套资金的比例将根据项目的先进性和当年财政预算资金的安排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列入市技术改造计划的重点项目,可获得贴息和补助的支持。具体政策可参照《东莞市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东莞市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执行;
  (三)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计划,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服务平台,证明有实质性投入的,可申请东莞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贴息和补助。
  第十一条 自主技术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莞开展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业设计等工作,可申请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具体的申请事项按《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在科技三项费用中设立科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在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进行产业化中使用银行贷款的科技型企业、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或在市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备案的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利息补贴的项目。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市级及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并且自有抵押物不足,需要担保机构给予信用担保的自主技术项目、自主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拓宽自主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渠道。申请科技贷款贴息的范围、条件、标准具体按《东莞市科技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根据《意见》及《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粤科成字〔2004〕80号)的精神,修改《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增设技术最高奖,技术最高奖原则上每年不超过2名,每名奖金为50万元;东莞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每项奖金为20万元,增加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奖金额度,每项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
  申报市科学技术奖具体按《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执行。《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由市科技局修改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四条 具有自主技术的产品,可凭专利证书、国内外专利购买证明文件、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产品著作权证明文件等,到政府采购部门进行登记,纳入政府采购重点产品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采购。具体操作办法由政府采购部门制定实施。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的通知

延政发〔2007〕6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各县区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九月十四日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建立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省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逐年制定,每年年初由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年度考核由市政府授权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联合实施。“十一五”末,依据年度考核结果评定“十一五”考核总结果。

  第四条 市环保局负责制定市县区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内容、考核方案和评分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负责考评结果的汇总、联评、上报等具体事宜。

第五条 市县区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具体内容包括共性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任务两部分。由市环保局根据“十一五”环保指标任务、市委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市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和全市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各县区实际制定,在征求各县区政府的意见后,报经市政府审定,在全市年度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签订。

(一)共性目标任务主要包括:贯彻落实中省市环境保护重要决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完成COD(化学需氧量)和SO2(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指标等。

  (二)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各县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执法、排污许可证、环评、“三同时”等环保制度执行情况,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水源保护区管理、生态示范区创建、清洁生产、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环保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等。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平时考评、年终考评、市环委会成员单位联评,实行百分比考核计分。

  (一)平时考评(占20%):由市环保局根据重要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的检查和暗查,以及掌握的各县区环保工作情况,结合各县区年内发生的污染事件、环境信访、中省市媒体曝光等项内容综合评定计分。

  (二)年终考评(占70%):由市环保局将各县区年度环保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制定评分表,确定考核指标和分值。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各一名领导带队,组成检查组到各县区进行现场检查,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等检查方式,根据检查情况按打分表进行打分。

  (三)市环委会成员单位联评(占10%):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环保局具体组织市环委会成员单位对各县区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第七条 市环保局负责汇总各县区考评3项得分,依此确定各县区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考评排序,报市政府审定并通报各县区政府。

  第八条 市县区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年度考核设若干“完成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综合奖”和“完成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单项奖”,由市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第九条 各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分数作为“十一五”各县区环保目标责任书总考评的依据,每年的分数累计作为评定“十一五”环保目标责任书的考核排序。对完成任务优秀的县区,市政府将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较差的县区,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等。五年目标责任书的考核结果将送达监察、人事和组织部门,作为各县区党政领导环境保护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备案。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杭州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49号



  《杭州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代市长 任保兴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杭州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住宅装修过程中的抗震设防管理,按照《杭州市城镇住宅装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第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抗震设计应采用经鉴定准予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体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或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


  第五条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其他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杭州市抗震防灾规划》中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对含有易燃、易爆、易污染、放射性、有毒等次生灾害源的建设工程,必须按《杭州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确定的要求进行选址。


  第六条 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超限高层建筑、超高超层砖混建筑、大型玻璃幕墙等工程的设计和已建工程进行加层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七条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实行分类管理:
  (一)超限高层建筑、超高超层砖混建筑与框支砖混建筑、跨钱塘江大桥、大型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次生灾害源工程、带大型隐框玻璃幕墙的建筑工程,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查;
  (二)中、小型城市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工程、大型民用建筑、大型工业厂房、住宅区及高层建筑等建设工程,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三)已建工程的改建、扩建(含加层)和涉及主体结构改动的装修工程,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审查把关,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抽查或复审。
  负责抗震设计审查的单位(部门)及审查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抗震设计质量审查责任。


  第八条 设计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审查,必须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甲、乙级设计单位设计的一般工程的方案和初步设计,由该设计单位的总工程师负责抗震设计审查;
  (二)丙、丁级设计单位设计的一般工程,由该单位具有抗震设计审核资质的人员负责抗震设计审查。


  第九条 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高层建筑工程,审查抗震设防标准、抗震概念设计、主要结构布置、建筑与结构的协调、使用的计算程序、结构计算主要结果、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抗震构造措施等。
  (二)其他建设工程,审查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受力体系和方案是否合理,抗震构造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等。


  第十条 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抗震设计审查的建设工程,其审查必须纳入该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内容,由设计单位按国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审查要求,向市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相应文件。抗震设计审查意见列入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对初步设计内容不能反映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还应当审查施工图设计。
  按规定不进行初步设计审查的建设工程,应当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审查施工图设计。


  第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审查,应当在建设工程会审时一并进行审查;需要单独进行审查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经审查合格的,建设单位方可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建设工程的有关手续;经审查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另行送审,并负责修改设计和另行审查的费用。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审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审。


  第十二条 对未经抗震设计审查和经抗震设计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有关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照。


  第十三条 用于建设工程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抗震新结构体系,必须通过鉴定单位进行相应级别的抗震性能鉴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推广使用。


  第十四条 已建成的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工程,如仍具有使用价值的,产权单位应当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采用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抗震加固措施未完成的,不得进行改建、扩建、加层。


  第十五条 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下列建(构)筑物,应当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一)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交通、消防等生命线工程;
  (二)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
  (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矿企业的厂房设施;
  (四)医院、学校设施;
  (五)人员相对集中的单层空旷公共建筑;
  (六)5层以上(含5层)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3层(含3层)以上的空斗墙房屋、承重墙厚度为180毫米的房屋;
  (七)30米以上的砖烟囱;
  (八)有重要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九)在发生地震时容易造成火灾、爆炸和毒气泄漏等严重次生灾害的建(构)筑物。
  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及抗震加固的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和设计单位承担。


  第十七条 建设工程进行改建、扩建和装饰装修,不得擅自破坏工程的原有主体结构。确需改动主体结构的,应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第十八条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时,应当将抗震设防标准和措施列为检查内容。在建建设工程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当及时纠正;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不符合抗震要求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九条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
  (二)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
  (三)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
  (四)擅自更改或者取消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抗震设防措施的。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的产权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要求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不对建设工程采取抗震措施并付诸实施的;
  (二)要求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降低抗震设防标准并付诸实施的;
  (三)抗震设计未经审查同意,擅自开工的;
  (四)改建、扩建和装饰装修建设工程擅自改变工程原有主体结构的;
  (五)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工程进行改建、扩建没有同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的。


  第二十一条 抗震鉴定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鉴定资质证书或者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鉴定任务的;
  (二)不按照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规范进行抗震鉴定的;
  (三)擅自降低或者提高抗震设防标准的。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涉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 建设、规划、质量监督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 各县(市)城镇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